哥们,这书简直了!男频界的扛鼎之作,热血与智谋并存,看得我热血沸腾又拍案叫绝!主角一路披荆斩棘,从默默无闻到光芒万丈,那成长之路,看得我直呼过瘾!每个转折都出乎意料,又合情合理,简直是熬夜必备神器!相信我,错过它,你绝对会拍大腿后悔!赶紧加入书架吧!,一起燃爆这个夏天!
《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》 作者:江湖一枝红花
第一章初来乍到
‘啊,日子没法过了!’庭院里又传来了声嘶力竭的叫声,声音粗犷而且洪亮,吓得院子里大树上的鸟飞起了三、五只,其他的院子里的下人们面面相觑。几天了,少爷老是发出这样的感慨,还老说出奇怪的话,老爷和夫人心急如焚,找了几个医生都没有效果,都准备找几个道人来驱邪了。
声音的来源是一个15岁左右的小胖子,个头倒是很高,用现在人的标准在175左右,眼睛不大,就是无精打采没有神,皮肤很白,是那种长期不在户外生活的苍白,穿着绸缎的长袍,头发就束在头顶,也没有包起来,正在用头撞大树,发出咚咚的声音,旁边有个小小的丫鬟,大概11.12岁左右,正焦急的抱着小胖子,嘴里叫着少爷、少爷,边用力的向后拖,但是她小小的力气哪里拖着动,眼泪含在大大的眼睛里。
小胖子也是心情郁闷,看着小丫鬟着急的样子,不由得叹了一口气,慢慢的走向院子里台阶,也不管台阶是不是脏,一屁股坐了下去,又向小丫鬟招了招手,让小丫鬟也坐了下来,道:“小菊,今天是什么日子了?”小丫鬟道“少爷,今天是五月初一。”小胖子又叹了一口气,眼睛又看向天空,嘴里喃喃道“难道真的回不去了!”
看到这里大家都已经知道了,胖子肯定不是这个时代的人,他本名叫孙伟,是个孤儿,在党和人民的关心下,在孤儿院里长大,因为脑袋有点小聪明,学习成绩非常好,高考考上了一本,专业是化学,后来在学校认识了个女朋友,在女朋友的带领下还选修了文学,本来准备在大学毕业后就和女朋友去过上没羞没臊的日子,可惜在和女朋友逛街时,救了一个小女生被车撞了,醒来时就发现变成了这个小胖子。
这个小胖子名叫李东升,今年15岁,是家中独子,所以家中特别娇惯,也养成了小少爷的性格,特别的调皮,爬树,下河、捉鸟、逮鱼无所不玩,前几天就是爬树抓鸟时失足从树上摔了下来,孙伟就穿在他身上,经过了几天的生活,他心里也有了计较,估计是真的回不去了,又又叹了口气,道:“既来之,则安之,就在这个时代混日子吧。”
小丫鬟叫小菊,今年刚进家门,就由她照顾少爷,那天少爷从树上摔下之后,小丫鬟吓的半死,以为要被老爷和夫人打,还好两位都不是刻薄的人,还安慰她,让她不要担心,所以小菊就特别感激,照顾少爷也是更加用心,但是感觉少爷这几天好像换了个人,也不要出去玩了,也不要闹着要上树了,竟然还拿了老爷的书看了看,虽然时间不长,但是这是个奇迹啊。
“小宝,你怎么样,是不是头又疼了?”一道柔美的声音传了过来,伴随着焦急的脚步声,身影穿过院门,一个30多的美少妇走到李东升身边,用手摸了摸他的头,这是他的娘亲李林氏,泾阳人士,就这么一个儿子,所以平时就含在嘴里怕化了,捧在手心怕摔了,根本舍不得打骂,也养成李东升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,看着母亲焦急的眼神,急促的口气,想到这几天她天天来看,急的掉泪的样子,上辈子是孤儿的孙伟也从内心感到温暖,连忙从台阶上站了起来,行礼道“娘亲,我已经好了,头也不疼了,是孩儿不懂事,让娘亲担心了,请你放心,孩儿以后定会小心,不会再让娘亲为孩儿伤心!”
李林氏看着朝着自己行礼的儿子,简直不敢相信,这个儿子生下来后,由于自己娇惯,在家里基本上就是小霸王,突然变的这么有礼貌,真是太不习惯了。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自己儿子,而且还是向好的方向转变,她不由得激动的热泪盈眶,连忙道:“我儿不必如此,外面风大,快进屋去,防止受风。”小菊看到主母进来,就已经站了起来,此时也说道:“是啊,少爷,进去歇会吧,我去倒水。”
孙伟,现在叫李东升走进了屋子,房间不大,里面就有一张大床,也没有椅子什么的,就在地上有几个木板,还有几个小几子,进了屋只能跪坐在木板上,小菊倒了两杯水过来,李林氏接过了碗,递给了李东升,他接过碗,试了试水温,发觉不烫,一口饮尽,把碗放在矮几上,道:“娘亲,我真的好了!”李林氏道:“小宝,就是好了也要好好休息,你这几天就在家好好休息,我再叫个医生来看看,等身体好了再到书院去!”
“书院?”李东升惊讶的道,小菊点点头道:“对的,少爷,你已经好几天没有去了。”现在李东升的记忆里基本已经没有书院的任何印象,只好叹着气道:“好吧,我明天就去。”
在娘亲走后,李东升才躺在木板上,梳理着这几天观察的家里情况,知道现在是古代,刚来也没有心情知道是什么年代,现在也死心了,要在这个时代混,只好把小菊叫过来,问问现在的情况。可惜小菊也只是个丫鬟,年纪还小,也说不清楚,只知道是唐,皇帝叫什么名字,年号是什么都说不上来,李东升只好悻悻的放弃。
第二天一早,在小菊的帮助下,李东升洗漱并穿好衣服,吃了几个胡饼,慢慢的走出自己的院子,院子门口有的粗壮的汉子站着,看到李东升过来,叫了声少爷早,这个汉子叫大牛,是家里外院的长工,由于家境一般,也没有像大户人家一样给李东升配个书童,只在长工里找了个憨厚的送他上书院。
李东升朝大牛点点头,道:“你早。”大牛立刻傻眼,少爷什么时候变的这么客气了,他就是个憨厚人,也不知道怎么接话,只是笑,然后结果小菊递过来的篮子,跟着李东升的后面向大门走去。
天色还早,院子里有几个下人在打扫,走出大门,马路上也没有什么人,路边的树叶上露水还没有干,空气还是清新的,李东升把手背在身后,慢慢的向前走。大牛走在少爷后面,就听到沙沙的脚步声,李东升心道,到这个时代也不错,空气清新,也没有雾霾,食物原料也是纯天然,没有什么红,什么聚按,刚开心的时候,后面传来的声音“少爷,你路走错了。”
李东升皱了皱眉头,道:“知道少爷走错路,还不在前面走。”大牛嘿嘿笑着道:“我哪敢走在少爷前面。”李东升道:“别废话,麻利点。”又走了10分钟左右,路左边有个大的空地,空地尽头有个大门,门上有四个字“万松书院”
第二章万松书院
李东升眯着眼看着万松书院4个字,撇了撇嘴道:“字真丑。”李东升是有资格说这个话的,因为他以前在陪女朋友学文学的时候也跟着练了好多年的字,虽然自己写的不是特别好,但是字的间架结构,笔锋什么的还是看的出来,他让大牛回家,等放学了再来接他,自己径直走进了书院。
一进大门是一个影壁,转过影壁出现在眼前的是个大的院子,左右各有房间,正对面是个大殿,估计是学生上课的地方。李东升来的比较早,大殿里还没有人到来,他也不知道自己坐那,也不知道学什么就站那里发呆。过了一会儿,陆陆续续的来了人,这些人看到李东升站那里也不上来打招呼,就像没有看到一样,自己坐自己的事情,互相寒暄。李东升也不以为意,在他心里这些都是些小屁孩,都是NPC。
随着一声咳嗽,进来一位中年人,蓄着长须,双目无神,李东升也随便找了个空位坐了下去,先生看到李东升在,问道:“你身体好些了。”李东升连忙站起来道:“劳先生挂念,学生已经好了。”先生点点头,其余学生此时也全站了起来向先生行礼,先生也开始正式上课。
李东升听了一会,就开始打了个哈欠,先生今天讲的是《论语》,就是在上面摇头晃脑的读,下面学生也跟着读,先生也不讲什么意思,听的李东升是昏昏欲睡,过了不一会真的睡着了。过了不知道多久,突然感觉大殿里没有声音了,猛的惊醒,睁眼一看,先生正用可以喷出火的眼神看着他,隔壁的同学们正捂着嘴笑。李东升知道不好,赶忙站起来对先生道:“先生讲的真是太好了,令人深思,学生想的太深了。”同学们听到他这么说,全都哈哈大笑。
先生也哭笑不得,道:“哦,你想的那么深,那你讲下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吧。”李东升心中大定,这个太简单了,道:“一般情况下,大家都认为是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。即人民只能用来役使,不可使其开化。真实的意思应是:“民可,使由之;不可,使知之”。就是说“诗礼乐”对于人民来说,如果他们了解,那么就让他们自己做,如果不懂,那么就要使他们知道怎么做。”大殿里顿时一片寂静,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,句子的意思是各个老师自己理解然后解释给学生听,或者根本不解释直接让学生自己理解,名曰:书读百遍,其意自通。今天李东升的解释大出学生和先生的意外,因为小胖子在书院里也是属于中游,也就是学习不好不坏,但是课外调皮捣蛋的类型。
先生听了李东升的解释,也不由得楞了会,反复的在心里咀嚼,道:“李东升的解释很好,从旁人没有想过的角度诠释了圣人的话语,令人耳目一新,你坐下。”
接下来的课还是无聊,李东升好不容易熬到放学,赶忙往外走,连同学们看着他窃窃私语都没有注意。今天一天可憋死他了。出了大门,他伸了个大懒腰,看到大牛走了过来,刚准备说回家,就看到大牛惊恐的眼光,忍不住往旁边让了一下,就听到“啪”一声,一个水袋砸在他刚才站的地方,如果他不让的话正好砸他身上。李东升大怒,回头一看,一个个子不高的家伙正翘着下巴看着他,道:“真可惜,没有砸到你。”李东升道:“这位同学,我哪里招你了,你要这么对我?”这个时候,同学们也出来了,看着他们两个,哪个同学道:“你没有招惹我,但是我今天看不惯你,还叫我这位同学,你不知道我叫长孙浩吗?”
李东升穿过来后对同学也没有印象,所以今天也不敢嘚瑟,就道:“你哪里看不惯我可以说,何必丢水袋呢。”长孙浩是长孙家族旁系的弟子,平时在书院里一直就是成绩最好的,经常被老师表扬,今天竟然被这个他看不起的胖子抢了风头,所以抑制不住心中的妒忌。旁边的下人们看到少爷们吵了起来,赶紧围了上来,长孙浩走过来指着李东升道:“你给我低调点,书院里我是老大,什么时候也轮不到你出头。”说完就走,上了路对面的马车,大家看没有热闹也就慢慢散去。
李东升感觉莫名其妙,跟着大牛往回走。这时候一个瘦子跟了上来,道:“李东升,长孙浩是为了10天后的学院大比,先生是安排他去的,他怕你抢他风头。哦,原来是这个情况,名利谁也放不开啊,何况这个小家伙。李东升就跟瘦子慢慢的走,边走边聊,在谈话里套出了瘦子名叫李廷,家里开了个染坊,跟胖子关系一般,也就没有事情说几句话的交情,今天看胖子突然发挥,所以跟他多说了几句,不过今天路上说了会话后,两个人到是有点亲近了。
回到了家,准备吃晚饭,看到桌上的菜,李东升哀嚎了,又吃这个,煮羊肉,煮菘菜,自从穿过来就吃这个,想换个口味都不行,好不容易逼自己吃完,自己爹还没有回来,平时也看不到自己的爹,也没有问他是干什么的。看家里的条件应该也是个商人或者地主,不然不会有下人。吃完也没有事情干,发了一会呆,准备洗澡睡觉。到了这个时代,发现最大的不便就是平时生活,你让一个天天洗澡的21世纪青年到古代几天不洗澡,哪就是要命的感受啊。叫上小菊安排人烧水,准备木桶,下人们还不乐意,但是敢怒不敢言,因为这个时候应该休息了,烧水是要烧柴的,现在柴火都是山民从山上砍回来卖,都是要花钱的。所以大家都是几天或者1个月才洗一次。你让李东升一个月洗次澡不如让他去死。
洗完澡躺在床上,想了下,明天看样子要先把牙膏搞出来。每天早上起来拿个树枝在嘴里戳来戳去实在受不了。
第三章自家酒楼
早上起床,李东升打了个哈欠,懒洋洋的爬了起来,穿上衣服。小菊打了水过来,李东升拿起柳枝看了看,又放在旁边。小菊奇怪的看着少爷,感觉这几天少爷好奇怪,道“少爷,今天不漱口吗?”李东升喊来了大牛,道:“书院,就说今天身体不舒服,回来时给少爷我带点薄荷、冰片、鱼鳔和马尾毛。”大牛道:“好的,少爷。
李东升喝了口水,然后吐在小盆里。又拿起毛巾檫了把脸,对小菊道:“家里有什么木头吗?”小菊道:“有的,在前院齐叔哪里。”齐叔是家里的长工,什么都会一点,有时也跟着自己爹在外面奔走。李东升也不要小菊陪,自己走到前院,看到齐叔正在浇花,走过去叫了声:“齐叔。”齐叔笑道:“少爷早,身体好点了吗?找我有什么事情吗?”李东升说:“我想请齐叔帮我用木头做个东西。”齐叔道:“少爷想做什么直接吩咐就是了,还说什么请。需要我做什么呢?”李东升道:“就是用木头削个小木棍,但是上面要打些孔。”齐叔把花洒放下,去厨房拿了把柴刀,找了个粗点的木头,李东升让齐叔把木头劈成15厘米左右长。手指粗细的木条,又让齐叔把木条打磨光滑,就是这个打孔是个难题。在古代给木头钻孔都是用手拉弓木钻。结构为一尺长左右木棒,一端放金属枪尖形钻头,上端中心穿入固定一20公分左右长金属杆,金属杆上端置一手握活动木柄,木棒中央横着贯通一孔,穿入一两尺左右绳,绳头一端安顺时下绕,一端上绕,绳两端固定在一小竹弓两端;钻孔时,左手握木柄,钻头朝下立于木材上,右手握竹弓来回推拉,则钻头转动开孔。但是现在家里哪里有这个工具,李东升想了半天,让齐叔找了个大号的针,用火烧红后慢慢的烫了好多孔。
齐叔跟李东升两个人在前院忙活了半天才做好一个,齐叔问:“少爷,这个是干什么的?”李东升道:“就是刷牙的。”齐叔说不是刷牙全是用柳枝吗?李东升说:“现在少爷我想了个好办法,可以刷的又干净又舒服。”两个人正在吹牛的功夫,大牛回来了,把马尾毛和薄荷也买了回来。看着齐叔在哪里忙活,他也好奇的旁边看。李东升把马尾毛先梳理整齐,然后穿过小孔,打上结,又让大牛把鱼鳔放在铁锅里,放上水慢火熬,边熬边兑温水,否则直接熬,胶很容易糊。熬到提鳔浆能拉出线来才行。熬好胶后,用胶把马尾毛粘住,再把前面过长的马尾毛剪到还留1厘米左右,大唐版简易牙刷就大功告成了。李东升看着这个牙刷,感叹道:“一个新时代就要在我手里开始了,哈哈哈。”
齐叔跟大牛面面相觑,李东升又让大牛去厨房拿了盐出来,把盐跟薄荷还有冰片用碗装了起来,用杵慢慢的捣碎,又用蜂蜜调和成胶状,然后闻了下味道,感觉还不错。又让大牛倒了碗水,就在齐叔跟大牛奇怪的眼神中,用那个怪模怪样的毛刷,粘了点调好的胶状物,然后喝了口水,把毛刷放到嘴里快速的上下左右移动,然后又喝了口水,把头高高的扬起,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,再把水吐掉,长长的吐了口气,叹道:“舒服。”
大牛跟齐叔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,少爷今天忙活了半天,就是为了刷个牙。李东升漱了口后,感觉不错,口气清新,对齐叔说:“齐叔麻烦继续做几个,我好拿给我娘用。齐叔答应了下来,李东升在家里也无聊,就叫上大牛跟他上街去逛逛。
两人走出家门,今天天气不错,风和日丽,两个人慢慢的走着,严格来说,这个也是李东升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正常的出门,昨天去上学也是匆匆走过,也没有时间来观察这个时代的城市。在李东升看来,首先这个是个不大的小县城,也就十字形的主要街道,道路不宽,可以并排走2辆马车的样子,道路上铺着青石,估计走的人多了还是比较光滑。道路两边是古色古香的街市,道路上人不多,估计像他这样闲着的人少。两人就这样溜达,李东升还套大牛的话:“我爹这几天干嘛去了,怎么见不到他人?”大牛答道:“老爷说乡下的庄子有点事情,去处理了。”李东升心中不由得一喜,乡下还有庄子,看来我也是个地主家的,哈哈。又问大牛,我爹平时在县城里忙什么?大牛道:“老爷在城里还有个酒楼,平时就在酒楼里忙。”李东升更高兴了,原来我还有不动产啊。两人边走边说,李东升从大牛嘴里知道了现在是唐朝,皇帝是李世民,刚刚登基2年,年号贞观,他们住的县城是蓝田县。李东升道原来到了中国最好的时代之一的贞观盛世啊,太好了,真想看看那些名声如雷贯耳的牛人,什么程咬金、李靖、尉迟恭等,全是后世大名鼎鼎的。
两人边走边说,走到十字路口,左手边有个两层的酒楼,大牛道:“少爷,这个就是我们家的酒楼。”李东升抬头一看,这个酒楼飞檐斗拱,颜色到不是很鲜艳,装修的也很朴素,其实也就是没有怎么装修,也就是木头刷了点漆,估计时间长了,还有点斑驳的感觉,门口匾上写着知味来。字倒是不错,名字也有点意思,两个人忙了一个上午,这个时候也有点饿了,就漫步进人酒楼。
酒楼里顾客不多,门口有个柜台,有个中年人站在里面,估计是掌柜。看到大牛跟李东升进来,估计以前也见过,叫了声:“少爷。”李东升点点头,继续往里走,边走边打量。酒楼内部不大,也就100多平方的样子,地板也是用青石铺起来的,横七竖八的放了十几张桌子,靠里的桌子坐了几桌人,说话的声音不大,感觉生意也不是很好的样子。
第四章酒楼偶遇
两人说着走上木头楼梯,上了二楼,李东升发现楼梯的质量不错,没有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。二楼人更少,只有一桌客人,3个人坐在哪里喝着酒在说着话,李东升扫了一眼,发现是三个中年人,也不以为意。走了半天路,两个人也有点累,找了个靠窗的桌子坐了下来,小二跟掌柜的看到自己家少爷过来,都过来献殷勤。大牛知道这几天少爷对家里人都不是太熟悉,低声告诉少爷掌柜叫吴鹏,小二叫吴东,是掌柜的侄子,跟着老爷做了好久了。
叫吴东的小二眼力见比较好,看见少爷做了下来,立刻给少爷倒了杯水,又问少爷想吃什么。李东升也不知道自己家酒楼有什么东西吃,就问掌柜吴鹏:“楼里有什么特色菜?”吴鹏道:“什么叫特色菜?”李东升当时头一晕,心想连什么叫特色菜都不知道还开酒楼。又一思量,这个时候应该还没有特色菜这个词,就说:“就是拿手菜的意思。”吴东立刻插嘴说:“少爷,我们家特色菜就是羊肉羹,煮羊肉,羊排,素菜有菘菜、马齿菜等。李东升心想在家吃这个,出来想改个口味都不行,还是吃这个羊肉。多么怀念以前想吃什么吃什么,什么八大菜系,什么西餐,想着又难过了,说:“就来个羊肉羹吧,再来几个汤饼。”这几天他也知道了汤饼就是唐代人的主食,相当于现在的馒头,包子,面条总称。大牛跟吴鹏本来在旁边站着。李东升也让他们坐下来,喝了口水,就问掌柜的酒楼生意怎么样,一天能有多少营业额,租金多少,人工多少,菜金多少,有多少利润等等,把吴鹏问的满头大汗,对少爷的满口新词汇都不知道什么意思,在李东升的一边问一边解释之下,李东升也知道了这个酒楼就是自己家的房子,也是人家欠自己家的钱抵押过来的,原来经营的就不怎么样,他爹接手后也没有怎么管这个店,店里的厨师、掌柜、小二就3个人,也没有换,还是用原来的。现在经营的也不行,勉强保持个不亏的样子。
两人就这样说着。大牛就只听不说,用崇拜的眼光看着少爷,感觉少爷把头摔了以后感觉变了一个人,再不像以前那么调皮捣蛋,跟个皮猴子一样,现在变的稳重低调,但是好像又什么都懂,就是有时一个人的时候闷闷不乐,有心事的样子。正说着,吴东把菜给端了上来,李东升叫掌柜跟大牛一起吃,吴鹏推辞了下去,大牛倒是毫不客气的拿起汤饼,就着羊肉羹大吃了起来。两人逛街也饿了,埋头吃饱了后,刚想叫服务员拿个餐巾纸,发现小二也不在,摇了摇头,自己从袖口拿了个手绢出来,把嘴檫了,又塞回去。一想到这个东西放在袖口,李东升又要吐槽,为什么要放在袖口,放也不好放,拿也不方便。他来到这个时代,反正是各种的不习惯,但是你让任何一个现代人到古代去,最大的困难就是生活的各种不习惯。
两人吃饱后,刚准备站起来走,这个时候就听到一声“这位小友,有礼了。”李东升转头一看,只见一个中年人正向他走来,边走边做了个礼,李东升也不敢怠慢,连忙回了一礼,问:“这位长者有何指教?”中年人说道:“在下姓王,从太原来,刚才不小心听小兄弟与掌柜谈话,感觉有点好奇,想请教一下。”李东升听了这话,认真的打量了一下对面的人,只见他穿了一身蓝色的长袍,头带方巾,感觉很朴素,眼睛不大,但是非常有神,下巴有须,梳理非常整齐,眼神又向下一扫,发现腰带上配了一块羊脂玉,玉色洁白细腻,估计价值不菲。连忙道:“王先生有事尽管吩咐,小子自无不言。”中年人把李东升请到他们那一桌,又介绍了另外2人,一个姓崔,一个姓卢,从太原过来,正准备回长安,在吃饭是听到李东升问掌柜话,觉得非常有意思,就请他过来坐,想详细的了解下。
李东升也无不可,他先自我介绍了下,:“在下李东升,本地人氏。”他问掌柜的都是二十一世纪做生意最简单的一些常识,于是就向这三个人解释了什么叫成本,什么叫利润,什么叫净利润,什么叫坪效,以及怎么提高以及做生意的本质就是为了赚取利润。说的三个中年人恍然大悟,到最后三人全部起来向李东升行了一礼,赞道:“我们也是做了好多年生意,只到今天才对生意的本质有了了解,多谢李小兄弟的倾囊相授。”
李东升连忙起身还礼。道:“我只是一个人没事瞎琢磨,一家之言,不敢贻笑大方。”然后向三位告辞,跟大牛下楼回家。这么一耽误,已经接近黄昏,西落的太阳照在小城里,两个人的影子在马路上被拖的很长。
回到家中,齐叔今天忙了一天已经做了10几个牙刷,李东升看了下,也很满意,拿了几个回到内院,跑的母亲那里。一看到他来了,连忙放下了手中的刺绣,站起来道:“小宝,你今天去哪里了,不是请假说身体不好的嘛,身体不好就不要乱跑了。”李东升道:“母亲不要担心,我的身体已经好了,今天就是出去转转。你看,我做了个刷牙的东西,特地拿给母亲用。”李林氏感动的都要掉泪了,儿子养这么大,从来只有伸手要钱的,今天竟然做了东西给自己,她哽咽道:“小宝,你自己用就好,娘这里什么都有,你有这份心,娘就很开心了。”李东升也感到了李林氏对他深深的母爱,就是那种无私的关心,连忙说:“孩儿知道,这个就是早晚刷牙的,特别好用。娘先试下。”李林氏被李东升缠的没有办法,让丫鬟打了水,也粘了牙膏,然后放在嘴里刷,漱口后李东升又指导母亲把牙膏吐出来。李林氏用完后果然感觉口气清爽,不由得赞道:“我儿果然聪明。”
(点击下方免费阅读)
关注小编,每天有推荐,量大不愁书荒,品质也有保障,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,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,让我们共享好书!
配资炒股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